搜了网 | 设为主页 注册 | 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橡胶制品硫化后表面光泽不均的原因分析及优

新闻资讯

橡胶制品硫化后表面光泽不均的原因分析及优化对策

2025/4/17

  橡胶制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制品表面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外观等级和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高gao端duan产品及外销产品中,表面光泽度已成为评判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硫化成型环节中,表面光泽不均、发花、发乌、发粘等问题频发,成为制约产品质量提升的瓶颈。本文将结合橡胶材料与配方设计、混炼与加工工艺、模具结构及硫化条件等多方面,深入剖析硫化后橡胶制品表面光泽不均的成因,并提出系统性的优化措施,供参考。

  一、橡胶制品表面光泽的形成机理

  橡胶制品表面光泽的形成,源于橡胶与模腔金属表面接触过程中,受压受热所形成的一致性定向排列结构。

  其本质是表层分子结构的平整性与致密性,是复合物在模具表面流动、铺展、充模以及受热交联反应过程的宏观体现。

  决定其光泽表现的主要因素包括:

  橡胶材料与模具表面的相容性与润湿性;

  配方中各组分的热稳定性、流动性及析出行为;

  模具表面粗糙度与排气设计;

  硫化压力、温度与时间的匹配关系。

  二、导致表面光泽不均的核心原因

  1. 原材料因素

  (1)橡胶基体的热塑性能差异

  不同橡胶种类(如 NR、SBR、EPDM、NBR)在硫化温度下的热塑性表现不同。

  NR 流动性好,易形成致密表面;

  EPDM 非极性强,铺展性差,易形成表面缺陷。

  (2)填料分散不良与团聚

  炭黑、白炭黑等若分散不均,易产生局部密度差,形成“光斑”或“暗点”;

  低结构炭黑易与助剂分层,产生迁移。

  (3)润滑剂/脱模剂的不当添加

  ZnSt、CaSt 等易迁移至表面形成“白霜”或“蜡膜”;

  润滑剂与橡胶极性差异大时,更易在硫化过程中析出,影响表面均匀性。

  2. 混炼与加工过程

  (1)分散不均、塑性不一致

  密炼或开炼工艺不严谨,填料分布不均;

  胶料在模腔中铺展不同,表面形成“纹路”或“云雾状”。

  (2)储存老化或污染

  胶料存放过久或接触空气、粉末等污染源,硫化时形成界面分层,影响光泽。

  3. 模具因素

  (1)模具表面粗糙或污染

  模具表面有划痕、锈蚀或脱模剂残留,胶料贴合性差,导致镜面缺陷。

  (2)排气不良

  模腔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易形成气泡或焦化斑,导致局部光泽减退。

  4. 硫化工艺匹配不当

  (1)硫化温度异常

  过高:助剂分解、迁移加剧;

  过低:交联不足,表面不致密。

  (2)压力不足或波动

  初期压力不够,胶料铺展不充分;

  压力不稳,局部交联程度不一,光泽失衡。

  (3)硫化时间控制不当

  欠硫:表面软,不致密;

  过硫:易焦烧、微裂纹,光泽变差。

  三、优化措施与建议

  1. 优化配方设计

  选择流动性优良基胶:如混用 NR + BR + SBR;

  控制炭黑类型和用量:建议使用高结构 N330~N660;

  引入相容性分散剂:如酰胺类或硅kui烷wan类助剂;

  避免迁移型助剂:如使用微胶jiao nang囊包覆型助剂。

  2. 严控混炼工艺

  提高分散效率:分段温控、分批加料;

  避免老化污染:及时使用,密封保存;

  引入在线检测:如炭黑分散度检测或X射线追踪。

  3. 模具精度与处理

  提高模腔光洁度:抛光至 Ra0.2μm 以下;

  定期模具清洗保养

  增加合理排气设计:如排气槽、排气针。

  4. 硫化参数优化

  温度建议:145~155°C,按胶料体系优化;

  压力控制:快速建立初压,保持6~10 MPa;

  时间调整:根据 T90~T95 设定最zui佳jia硫化时间,适当修正。

  5. 表面修饰与后处理(如需)

  表面喷涂:透明硅油或蜡类;

  UV 或等离子表面处理

  光泽度标准化管理:用 60° 光泽度计进行分级。

  橡胶制品表面光泽不均虽属外观问题,但其本质却体现出配方设计、工艺控制、设备结构与操作管理的系统能力。唯有通过原料把控、工艺优化、设备精修等多个环节协同配合,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橡胶制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特别声明:

  Special statement: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以传递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

  Reprinting content from other websites is for reference only,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for profit.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us for deletion.

相关产品

相关资讯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在线和我洽谈

友情链接

洋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李先生03:53:06
您好,欢迎光临洋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请发送您要咨询的内容。